据环球网报道,国防部消息,中俄两国海军将于8月在俄符拉迪沃斯托克附近海空域,举行“海上联合-2025”联合演习。而几乎同一时期,美澳等19国也在西太平洋展开大规模军演。一时间,亚太地区的紧张氛围愈发浓重,局势的走向备受全球瞩目。
从7月13日至8月4日,由美澳主导的“护身军刀-2025”军演正在火热进行。这场号称“史上最大规模”的军演,吸引了多达19个国家参与,总兵力超过3.5万人,飞机近300架 。参演国家不仅包括澳大利亚、英国、加拿大等传统盟友,日本、韩国、菲律宾等亚太国家也纷纷加入。演习地点选在澳大利亚北部以及巴布亚新几内亚附近,涵盖区域广大,从澳大利亚西北部的印度洋圣诞岛,延伸到南太平洋的巴布亚新几内亚,范围纵横6500公里 。
美航母(资料图)
演习内容更是丰富多样,两栖作战、空降登陆、火力展示等传统项目应有尽有,还新增了网电空间战、人工智能军事应用等前沿内容,并重点聚焦“敏捷战斗部署”,旨在演练如何快速将部队和装备投送到西太平洋地区。美军甚至在菲律宾首次于本土以外发射了“堤丰”中程导弹系统,该导弹射程可覆盖南海乃至中国部分沿海地区,韩国激活“萨德”反导系统,日本海上自卫队也密切监视周边海域 。种种迹象表明,美国试图通过这场军演展示其在亚太地区的军事存在和影响力,对中国形成威慑之势,意图在南海及西太地区制造事端,迫使中国在相关争端上做出让步 。
展开剩余69%美国之所以如此大费周章地在亚太地区搞军演,背后实则反映出其自身的焦虑。在海军舰艇数量上,美国已被中国超越,曾经用来围堵的“岛链”概念,也因东风导弹等先进武器的发展而逐渐失效。美军内部问题同样不少,航母出动率呈下降趋势,新一代福特级航母日均舰载机出动能力仅为98架次,与老款尼米兹级相比,降低了近四成 。在兵力调配方面,当美国在中东需要双航母部署时,西太地区就会陷入兵力空虚,2025年1月甚至创下连续23天没有航母可用的纪录 。即便如此,美国2025财年国防授权法案仍批准了高达8952亿美元的军费,将中国列为主要国家安全挑战,试图通过增加军费维持其全球霸权 。
解放军海上演习(资料图)
美国推行的“印太战略”看似声势浩大,实则面临诸多结构性问题。在印度洋一端,印度作为重要国家,长期秉持“不结盟”传统,且与俄罗斯保持友好关系,同时在经济上受益于中国的产业转移,因此不会轻易放弃自身立场与西方结盟对抗中国 。在菲律宾方面,尽管其政府积极呼应美国“印太战略”,但菲律宾国力较弱,经济发展水平低,2024年人均GDP不足4000美元,2025年年度军费投入仅46.5亿美元,这样的实力难以成为美国在印太地区的有力支撑 。此外,美国国内“军工复合体”对政治的绑架,使得军火商为追求利润,不断推动美国卷入军事冲突,耗费大量纳税人财富,却忽视了国家和民众的真正利益 。
面对美国及其盟友的军事施压,中国与俄罗斯选择携手应对。8月1日至6日,中俄“海上联合-2025”演习在俄罗斯符拉迪沃斯托克附近海空域举行。中方舰艇编队由海军导弹驱逐舰绍兴舰、乌鲁木齐舰,综合补给舰千岛湖舰,综合救援船西湖船组成 。抵达军港时,俄方举行了欢迎仪式,双方均强调此次演习的重要意义 。
此次演习以“联合维护战略通道安全”和“联合应对西太安全威胁”为主题,这也是“联合应对西太安全威胁”主题首次在中俄“海上联合”系列演习中提出,凸显了中俄两国对当前地区安全形势的重视以及携手应对威胁的决心 。演习分为兵力集结、联合筹划和联合演习三个阶段。联合筹划阶段,双方开展专业研讨、文体交流等活动,增进彼此了解与友谊 。联合演习阶段,将进行援潜救生、联合反潜、防空反导、对海作战等课目演练,并开展实际使用武器训练 。
值得一提的是,在援潜救生演练中,俄方救生船和中方潜艇进行模拟对接,潜艇舱口作为关键部位,双方能够敞开合作,这充分体现了中俄之间极高的战略互信,这种信任超越了一般盟友关系 。演习结束后,两国舰艇还将组成联合编队,向太平洋深处巡航,展示了两国维护海上通道安全的坚定决心,明确表明太平洋并非某国的专属海域,各国都享有平等的航行权利 。
中俄联合演习(资料图)
当前亚太地区局势因这些军事活动变得愈发复杂。美国拉拢盟友在该地区频繁军演,不仅针对中国,对俄罗斯和朝鲜也形成威慑 。在俄乌冲突问题上,特朗普政府态度有所转变,倾向于快速结束冲突,这可能使美国将更多精力转向亚太地区 。与此同时,美国及其盟友不断渲染所谓“中国威胁”,在国际舆论上对中国进行抹黑,乌克兰方面也受其影响,对中国与俄罗斯的正常合作指手画脚,甚至对中国企业实施制裁 。
但中国始终坚持走合作共赢之路,坚定维护地区和平稳定。国防部明确表示,中俄此次联合演习及巡航是年度合作计划内安排,不针对第三方 。中国通过官方渠道向全球通报演习安排,展现出透明、开放的态度 。
发布于:江苏省